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日本第一工程机械厂商:年营收1295亿,位居全球第

来源:中国机械工程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6-2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在全球工程机械领域,按营收计算,卡特彼勒美国第一,徐工集团中国第一,利勃海尔德国第一,小松第一. 1 在日本。 说起小松,你可能马上会想到一个问题:小松和松下是什么关系

在全球工程机械领域,按营收计算,卡特彼勒美国第一,徐工集团中国第一,利勃海尔德国第一,小松第一. 1 在日本。

说起小松,你可能马上会想到一个问题:小松和松下是什么关系?

这个也难怪松下在全球的企业声誉太高,而小松虽然是日本第一、世界第二的工程机械制造商,但知名度不如松下。

小松集团与松下集团无关。松下集团的创始人是松下幸之助,主要设计电器、办公产品、航空等领域。小松集团主要开发建筑/矿山机械、公用事业(小型机械)、林业机械、产业机械等业务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集团共有公司262家,是一个庞大的跨国企业。

据资料显示,小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立于1894年的竹内矿业集团,创始人是竹内明太郎。在后续的开发中,为确保高效开采,竹内矿业成立了小松制钢厂,以解决开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。

1921年小松制钢厂正式独立运营,成立小松制造有限公司也被称为小松集团。可见,小松出身于一个挖矿集团,从挖矿设备起步。独立后不久,在深厚的历史背景下,第一台450吨液压机问世,拉开了企业辉煌的序幕。

需要说明的是,在接下来的百年间,小松进行了多次转型。具体来说,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,小松主要是一家专门从事工业机床及相关泵产品的工业制造公司,在行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。小松虽然没有专注于工业机床领域,但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。其子公司小松NTC株式会社在日本工业机床行业中排名第一。

说起回到小松集团,在日本官员的指导下,开始研发和制造农产品,并很快推出了第一台履带式农用拖拉机。此举为小松集团在不久的将来在工程机械制造领域奠定了基础。

1950年代,日本的国内基础设施迅速发展。这期间,基本上都是使用美国制造的自卸车。针对这一痛点,小松迅速自主研发了国产自卸车,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。

纵观日本企业,没有不走向国际的强势企业,小松集团也不例外。事实上,小松的国际化早在1950年代就开始了。正是在这个时期,小松集团开始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。

在国际化进程中,小松集团凭借自身数十年的深厚积累,在国际市场尤其是工程机械领域极具竞争力。是仅次于美国卡特彼勒的世界第二大制造商。

根据《国际建设》杂志发布的021年度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名,小松集团继续以销售额位居全球第二199.95亿美元。位置,折合人民币约1295亿元。

写在最后< /strong> p>

从小松集团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,它在矿山设备、工业机床和工程机械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。大家可以想一想小松取得这样成绩的原因是什么?

是的,小松集团的成功离不开先进的技术。其技术不仅是数十年的深厚积累,更是积极创新研发带来的明显成果。

这也告诉我们,要想在制造业中取得成功,想一步登天是不现实的。它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,也需要时间维度的积累。

时间维度上的积累当然可以通过并购策略来完成,但很难获得核心竞争力和先进技术。因此,需要企业自主研发。这是制造企业崛起的关键。

文章来源:《中国机械工程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jxgc.cn/zonghexinwen/2021/0625/871.html



上一篇:中国工程机械之都:3家企业跻身全球前50强,销
下一篇:淄博博山:全面加强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工程机

中国机械工程投稿 | 中国机械工程编辑部| 中国机械工程版面费 | 中国机械工程论文发表 | 中国机械工程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中国机械工程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